《馬克思主義專題研究文叢: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第1輯·2011)》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理論研究工程的成果之一,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理論研究系列叢書》之一種!恶R克思主義專題研究文叢: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第1輯·2011)》主要收錄2008-2010年度全國范圍內公開發(fā)表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方面最具代表性、水平最高的文章,是當前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最具代表性、前沿性、權威性的成果。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研究
關于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若干問題
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現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五大理論假設
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勞動市場和產品市場的一般均衡
馬克思主義資本有機構成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證分析
再生產平衡條件公式是如何被引入轉形研究領域的?
投資的倍加效應與周期性運動——馬克思經濟范疇上的模型
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光輝典范——紀念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出版150周年
著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神經器官”——讀恩格斯晚年關于“頭足倒置”與金融危機的論述
當代社會主義經濟研究
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必須堅持“中國道路”
中國的經濟改革道路:實質、意義和前景
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理論與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
新中國經濟60年發(fā)展主脈——論基本經濟規(guī)律與基本經濟制度
堅持和完善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共同發(fā)展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客觀必然性
正確認識國有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為什么說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已刻不容緩
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與國民收入分配結構調整
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根源和解決途徑
城鄉(xiāng)二元結構下財政支出對居民消費率影響研究
匯率制度改革必須維護貨幣主權
國際大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的致命弊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tài)文明發(fā)展道路初探
基于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中國社會養(yǎng)老保障籌資模式的探討——兼論中國國有土地權益的歸屬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
美國爆發(fā)金融危機的深刻背景和制度根源
略論新自由主義與國際金融危機
關于目前經濟危機的不確定性問題
當前世界經濟危機成因、影響與對策的理論分析
馬克思主義危機理論和1975-2008年美國經濟的利潤率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比較研究
對西方經濟思潮新動向的分析和評論
保羅·克魯格曼:反新自由主義的理論分析——一種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解析
馬克思社會再生產理論與索洛增長模型的比較
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生命的終結
危機與機遇:再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
政治經濟學在美國的發(fā)展
在這一理論背景下,雖然馬克思也承認資本有機構成有提高、下降和不變的三種狀態(tài),但是,一旦他將技術進步引入到資本有機構成變化之中時,其著重點則是考察了科技進步如何通過對勞動客觀條件即不變資本的作用而使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這一狀態(tài)。
馬克思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分析是與馬克思所處的工業(yè)大革命后19世紀初期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現實分不開的,這一時期經濟現實特征為:(1)科學技術進步對于勞動的客觀因素或不變資本的(包括生產條件和自然條件)影響較大。(2)科技進步對勞動的主觀因素作用相對小些,以致可變資本的變化不大。③所以,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馬克思在考察影響資本有機構成變化因素時,自然更多地關注科技進步對勞動客觀因素變化或不變資本變化的作用情況,而較少地關注科技進步對勞動主觀因素或可變資本變化的作用情況。反映到資本有機構成上面則主要考察了隨著科技進步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狀態(tài),并將這一狀態(tài)作為一種長期變化的狀態(tài)就很正常了。
其實,就長期而論,科技進步對勞動主觀和客觀條件都會發(fā)生影響,即對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都會發(fā)生作用,尤其自馬克思以后這一經濟現實特征越來越明顯。如在過去的一百多年里,科學技術水平已經有了極大地提高.這不僅帶來了勞動工具、勞動資料等這些以不變資本表示的勞動客觀因素的巨大變革,而且也對勞動者本身以及勞動時間等這些以可變資本價值形式表示的勞動主觀因素以及相關條件具有極大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