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電影學專著!稄臍v史到新況作為研究方法的短片影像》一書分歷史、作者、作品、新況四個部分,主要聚焦中國短片電影的創(chuàng)作歷史與現狀,從電影史維度對中國早期電影短片進行了深入爬梳,進而探尋早期短片電影的生成與生產機制,以此確立起短片電影的本體地位。在此基礎上,本書對當下國內諸多的短片電影的創(chuàng)作現象進行了相應整理與評述,著
黨的百年奮斗凝結著我國文化奮進的歷史,也凝結著中國電影奮發(fā)的歷史。本書匯編了百年百部紅色經典影片,用新時代的視角重新解讀,如革命歷史題材電影《井岡山》《血戰(zhàn)湘江》《長征》等,現實主義題材電影《攀登者》《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等。重溫百部紅色經典影片,能夠讓人在回顧百年征程的歷史現場中,感悟思想信仰的強大力量。本書將
小津安二郎(1903-1963),風格卓著的日本電影導演,跨越日本電影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從1927年執(zhí)導處女作《懺悔之仞》起,拍攝默片經過音響版到有聲電影,從黑白片到彩色片,至1962年《秋刀魚之味》收官,一生執(zhí)導54部電影,一半以上享有世界聲譽。日本電影黃金時代的巨匠之一,入選英國《視與聽》雜志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十位導演
本書選取了從1950年至2020年間由日本名著改編的諸如《雪國》《入殮師》《嫌疑人X的獻身》等優(yōu)秀作品,旨在介紹日本經典文學電影的同時,擴展讀者視野,提高日語聽說能力,全書由日文撰寫而成。此外,每一章由導讀簡介單詞以及中日經典道白練習等部分組成。通過本書的學習,能提高日語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讓讀者了解日本的文化傳
本書以動畫藝術表現與動畫創(chuàng)作思維為基點進行研究,對當前動畫藝術的發(fā)展脈絡進行了有效梳理,內容包括:動畫創(chuàng)作思維基礎、動畫藝術的審美特征、動畫藝術表現的視覺元素、動畫劇情與創(chuàng)作思維、動畫角色的藝術表現與創(chuàng)作、動畫場景的藝術表現、動畫中的音效與配樂藝術表現、動畫創(chuàng)作的技術實現與思維等。本書可供動畫研究人員和動畫創(chuàng)作人員學習
本書為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教材。計算電影,作為計算人文學科新的研究分支,是人工智能時代下電影研究的新范式。隨著機器學習、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計算機聽覺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相關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與進步,面對今天數字電影中多模態(tài)的數據類型,諸多算法和計算工具可以應用于電影的研究當中。
本書是一部影視評論文集,收錄了作者近百篇評論文章,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影視理論評論,內容涉及影視劇美學流變、網劇創(chuàng)作生態(tài)研究、文學改編的二度創(chuàng)作等命題。第二部分為電視劇評論,包括當下熱門的《漫長的季節(jié)》《對手》《士兵突擊》等電視劇的藝術評論。第三部分是電影評論,包括《無問東西》《送我上青云》《白日焰火》《一代宗師
本書是國家專項資金支持的文化產業(yè)研究項目,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集合業(yè)內專家學者,在掌握翔實的年度統計數據的基礎上,經過扎實的市場調研和深入研究,對中國電影產業(yè)2024年度的整體狀況以及產業(yè)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的歸納總結。本報告結合調研結果提出了戰(zhàn)略性、建設性的建議和前景預測。報告后還附有三份權威、準確、
《中國紀錄片發(fā)展報告(2024)》是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推出的針對紀錄片領域的年度發(fā)展報告,迄今已連續(xù)出版十余年。 本年度發(fā)展報告內容主要包含“總報告”“行業(yè)報告”“國際傳播”“國別研究”“前沿觀察”“個案報告”等板塊。“總報告”延續(xù)了每年的業(yè)態(tài)調查,對中國紀錄片行業(yè)發(fā)展進行總體回顧!靶袠I(yè)報告”描摹中國新媒
本書為知名學者關于德勒茲藝術哲學思想的系列專著之一。20世紀下半葉,法國哲學家德勒茲撰寫了具有重要影響的電影理論著作。本書作者用清晰而深刻的思想和語言,從背景材料、思想來源等各個角度,細致地對德勒茲電影論著尤其是艱深難懂的段落,進行了文本分析,深刻闡釋了德勒茲復雜而深邃的電影思想,為讀者接近、閱讀、了解和研究德勒茲掃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