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符號”系列從書是一套全面而精致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普及性讀物,該系列圖書選取了樂器、神話、剪紙、匾額、書法等影響世界的中國文化符號,以通俗的語言解讀其蘊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內核,闡述其發(fā)展歷史和思想流變,力求多角度地展現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獨特魅力。本書概述了中國箓刻的起源、特征、分類等,介紹了中國篆刻的萌芽、
《識金石》一書為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研究館員陶喻之集數十年研究之大成,基于數十年在一流博物館之過眼珍賞,所做出的專業(yè)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書法史串聯起來。全書以時間為線索,分為“唐代石刻”“兩宋叢帖”“諸葛亮法書刻帖”三個部分來討論,將碑刻研究中的幾個可究索而又有趣的問題進行了專門的分析!疤拼獭敝灾匾,是因
本書的內容是研究書法的“形”與“勢”,即“書法勢”。本書分五部分展開。第一部分是理論概述,第二部分是理論解釋,第三部分是理論應用,第四部分是前期文章,第五部分是書法勢理論大家評。從理論到應用再到社會評論一步步展開,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完整性,“前期文章”部分讓讀者了解到“當代書法勢理論”的來龍去脈。本書從“勢”的角度回答
《第六屆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高級培訓班師生作品集》由湖南大學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湖南省博物館聯合主辦的“第六屆中國簡帛書法研創(chuàng)高級培訓班”,關于簡帛書法的創(chuàng)作與研究的成果集結。全書分為楚簡研創(chuàng)、秦簡研創(chuàng)、漢簡研創(chuàng)、教學掠影四個部分。書中不僅有本次高研班師生的書法作品,還有簡帛書法研創(chuàng)的研
《崇本堂藏趙之謙翰札》由清趙之謙《論學叢札》和其翰札組成。趙之謙(1829-1884),字益甫,號撝叔、亦號梅庵、悲庵等,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咸豐九年(1859)舉人。趙氏在近代書法、繪畫尤其篆刻領域有著宗師地位,著述頗豐。本書圖版高清,上半部分為《論學叢札》紙本,均附有專業(yè)的翰札釋文,共匯集趙之謙致清代學者胡培系札
《書法》雜志2024年合訂本(上)是《書法》雜志2024年第一期至第六期的合集,《書法》雜志一直以來,以傳承、普及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書法文化為己任,在書法學習和書法教育領域起著端正書風、引導潮流和傳授方法的作用,逐漸成為書法研究者、愛好者及廣大中小學師生書法教育和學習的重要參考讀物,深受廣大書法愛好者包括海外人士的喜愛!稌
《書法》雜志2024年合訂本(下)是《書法》雜志2024年第七期至第十二期的合集,《書法》雜志一直以來,以傳承、普及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書法文化為己任,在書法學習和書法教育領域起著端正書風、引導潮流和傳授方法的作用,逐漸成為書法研究者、愛好者及廣大中小學師生書法教育和學習的重要參考讀物,深受廣大書法愛好者包括海外人士的喜愛!
《我的第一本俄語字帖》詳細介紹了俄文33個基礎字母的書寫方法,內容豐富,涵蓋了俄語字母、單詞、短文的書寫技巧。書中不僅收錄了18篇高頻短文及經典俄語詩歌,還通過結構清晰的章節(jié)安排,從字母、音節(jié)、單詞、句子到段落,由短到長,逐步引導讀者掌握俄語書寫。在每個字母的介紹中,詳細展示了標準的書寫方式,幫助讀者打下堅實的基礎。接
本書從中國博物館中珍藏的書法作品、筆墨紙硯、碑刻拓片等國寶文物入手,有主題、有趣味地講述了與之相關的歷史、人文、科學、美學等通識;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智慧,講述珍貴國寶背后的文明記憶與歷史傳承。內容嚴謹,以獨特、多元和生動的方式展示中國書法的魅力,引領孩子和博物館交朋友,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這是一本強調系統(tǒng)強化訓練的硬筆正楷與硬筆行楷的書法教程,內容精練,歸納性強,練習內容豐富,以專業(yè)、科學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帶領讀者做正確、高效的練習。全書分為5冊。第1、2冊為正楷教學,其中第1冊有34課,第2冊有19課,包含基礎控筆教學、筆畫教學、間架教學、運筆教學、臨寫教學和主要偏旁例字示范等內容,讀者可由此掌握正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