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伴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貿易自由化在多邊體制下的推進惠及了眾多國家的經濟福利,但也刺激了產能的迅速擴張,而應對氣候變化則關乎著各國的經濟利益與發(fā)展權益。隨著氣候變化與國際貿易相關的政策、投資和技術轉移等問題日漸突出,如何在國際貿易的背景下開展全球氣候治理逐漸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新挑戰(zhàn)。本研
上海市海洋局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要求,結合上海海洋防災減災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了上海市第一次海洋災害風險普査。本書基于20202022年上海市海洋災害風險普查工作,分六章全面總結、展示普查成果。第一章為緒論,包括普查工作總體概述、國內外關于海洋災害的研究進展、風險評估理論和方法;第二章以五大
水旱災害風險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也是提升水旱災害防治能力的基礎性工作,上海市水務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論述精神,組織開展了上海市第一次水旱災害風險普查。本書以普查成果為依據,科學、全面地分析了上海水旱災害形成原因及主要因素,建立了上海水旱災害風險評估技術體系及方法,劃分了上海水旱災害風險
本書共分為六章,主要介紹了地應力測量技術、地應力預測與反演方法、不同應力場指標的比較方法、中國局部地應力分布特征、中國區(qū)域地應力狀態(tài)、地應力狀態(tài)的工程地質應用。
本書包括2021—2023年1—4月和11—12月出現的昆明準靜止鋒個例,提供昆明準靜止鋒個例概況,包含鋒面位置、移動路徑、環(huán)流形勢、衛(wèi)星云圖,以及昆明準靜止鋒影響時云南最高氣溫的24小時變溫、過程總降水量及平均日照時數等分布圖。
本書聚焦地球上空80-300km的高層大氣風場的被動探測模式,凝練了國內外被動遙感探測高層大氣中所涉及的相關科技前沿問題,針對具有光學成像、干涉、光電效應、探測器、大氣發(fā)光和傳輸、儀器正演和數據反演等方面展開深入淺出地描述。全書的上篇“衛(wèi)星遙感被動探測高層大氣風場”共6章,闡述了星載儀器探測高層大氣風速、溫度的探測原理
蒼穹天文
海水為什么是咸的?海底是平的嗎?海鮮是怎么來的?從零開始認識海洋,一起邂逅神秘的海洋生物和海底奇跡! 本書從6大主題出發(fā),包括地球上的海洋、海底世界、海邊、海洋生物、海上航行、海洋的饋贈。從沙灘到海底,從海上交通到海洋能源,海洋美麗又神秘,人類與海洋相互依存,海洋需要我們的關注和保護。
太空漫游記
本書根據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著名海洋文化類知識交互節(jié)目《海洋公開課》進行編寫,以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戴民漢,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等觀眾們耳熟能詳的海洋科學家、海洋裝備制造專家、人民海軍指戰(zhàn)員等海洋故事主角,向小讀者講述鮮為人知的海洋冷知識和海洋故事,喚起他們對海洋科學有關研究的熱情,強化海洋資源保護的意識,讓更多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