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孔子遺說研究的學術性論著。作者在全書中對先秦兩漢時期的文獻資料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和分析,旨在全面展現(xiàn)孔子本人的言談藝術,同時探討早期儒家文獻中多種文體的起源和形成過程。此外,本書還重點研究了后學追記者如何將孔子的遺說整理成不同的文體類型,包括語錄文獻、單篇散記和雜記這三種形式的演變過程。通過對大量文獻的
本書作者根據(jù)《道德經》5000多字的文本,全面解讀、詮釋了老子的《道德經》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分為老子的宇宙論、知識論、政治哲學、人生-生命哲學、敘事結構與行文體例,以及老子哲學的當代意義與現(xiàn)實價值等范疇。揭示了老子文本中進入中國思想-文化基因的詞語,論述了《道德經》的“當今綠色圣經”的深刻意義,還設專章進行古今、中西哲
《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錄的孔子言行語錄,是中國歷史上儒家的重要典籍。本書選擇了具有重要學術意義和版本價值的《論語》著述,影印出版。其中,如《論語》的注本,選擇了反映漢魏古注和宋代《四書》學的特點的何晏《論語集解》、朱熹《論語集注》;《論語》的義疏,選擇了梁皇侃《論語集解義疏》、宋邢昺《論語注疏解經》和清劉寶楠
欒調甫(1889-1972),1904年即立志研究《墨經》,1911年寫成《名經注》。1922年4月梁啟超出版《墨經校釋》(書中收有胡適的批評性后序),5月欒調甫發(fā)表《讀梁任公〈墨經校釋〉》一文,從而引發(fā)了一場持續(xù)三年的墨辯大討論,參與者皆為當時的墨學研究大家,如張仲如、伍非百、張子晉、章士釗等。1926年1月中華書局
《道德經》是我國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的著作,又稱作《老子》!兜赖陆洝芬粫譃榘耸徽。盡管全書只有五千余字,但從古至今,研究《道德經》的文字已經有幾千萬字之多,注解《道德經》的名家也有數(shù)十家?梢哉f,《道德經》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創(chuàng)性和啟發(fā)性的著作之一!兜赖陆洝芬粫瑲v來注本很多,文字、
《莊子》是先秦道家重要經典,戰(zhàn)國中期莊周及其后學所撰,經西晉郭象刪削編定,尚存三十三篇流傳至今。《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十卷,宋林希逸撰。林希逸(11931271),號鬳齋,福建福清人,撰有老、莊、列三子口義。此書采用通俗易懂之口義形式,解說《莊子》文意,評析文章技法,闡釋義理要旨,注重以儒解莊、兼納釋道,引用大量儒家經典
本書仿朱熹《孟子集注》體例,每篇分上、下兩卷,共計14卷。每章均設經文注釋譯文說要四個欄目,經文部分參閱歷代名家善本,文字力求嚴謹,句讀分明;注釋部分以文字訓詁為基礎,注明難字讀音,解釋力求準確,折中平實;譯文部分盡力吸收今人各家注釋的優(yōu)點,文義力求通暢,簡明扼要;說要部分以經典融入生活,關注百姓日用,說理力求貼切,情
本書精選《論語》精華,豐子愷畫風傳承者吳浩然先生以孔子智慧和人間百態(tài)為題材,用極簡民國水墨勾勒出一幅幅充滿哲理又妙趣橫生的畫面,以歷史觀照現(xiàn)實,以意境解讀思想,每一幅都是對生命、自然與社會的深刻洞察。由畫觀文,充分欣賞漫畫藝術魅力的同時,也感悟孔子語錄中蘊含的處世哲理。 本書不僅是孔子版的答案之書,更是心靈深處的一次溫
孟子 綢緞面精裝版全本全注全譯叢書全本文對照 中華國學經典名著 四書五經大學中庸孟子論語詩經尚書春秋左傳中華經典名著中國
周易 綢緞面精裝版全本全注全譯叢書三全本文白對照 中華書局經典名著 四書五經大學中庸孟子論語詩經尚書春秋左傳中華經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