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專精于廣播電視新聞業(yè)務層面,對采、寫、編、拍、說等進行更深入的講解,采取個案分析的方法,將業(yè)務操作、規(guī)范和技巧講清說透,兼有理論解釋力和操作實用性。鑒于新媒體或新技術語境下廣播、電視業(yè)務操作的新變化,本書設專章分析互聯(lián)網音頻與網絡視頻這兩類與廣播電視關系密切的網絡衍生品,重點講解傳統(tǒng)廣播、傳統(tǒng)電視如何與新媒體進行業(yè)
王朝制度在漢唐間完成了由初創(chuàng)向繁密的演進。與此相應,專門記述制度的典籍、篇章也在這一階段經歷了從出現(xiàn)到“井噴”的發(fā)展。本書以中古前期的官制、禮制文獻為研究對象,既揭示其由興起至繁盛的過程,也關注撰述動因、材料來源以及現(xiàn)實功用,進而審視漢唐間制度文化的變遷,觀察支撐體制成長的社會土壤。本書重新清理“漢官六種”、《齊職儀》
龍溪一生,以講學論道為樂,終老不殆!洱埾獣Z》記載了龍溪與諸君子相會講學盛況,涉及陽明后學人物眾多。在相與問答、剖析疑義中,龍溪以懇切貼己之語,指示日常修為之方,學者皆豁然有所悟。又陽明歿后,良知之學雜說紛陳,龍溪質諸陽明經歷次第,辨析良知之學的沿襲、凌獵、窒用、塞體等各類湊補之說,以示陽明良知學之工夫本體,助后學者
顏之推所作《顏氏家訓》七卷二十篇。內容豐富,涉及家庭教育、讀書作文、待客交游等眾多主題,又一以貫之,皆以指引子孫后代立身揚名為本。雖然如此,顏氏的教誨,絕不以人格的喪失為代價,而是勉勵子孫后代成為“修己以敬”的賢人,進而向“修己以安人”的仁人、“修己以安百姓”的圣人邁進。本書特別強調父母自身的教育與成長,從而以身教、言
本書為華中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主辦的集刊,是華中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主辦的古代中國文史研究前沿高水平成果的展示平臺。不僅有海內外學者有代表性的研究論文,也有學科綜述,對于集中了解相關學科研究的現(xiàn)狀具有重要價值。內容為中國古代文史研究前沿論文及述評。一年四期,每期均集中一個主題,或為文學領域,或為史學
"法國伯希和探險隊1908年繼英國斯坦因之后到達敦煌。伯希和精通漢學典籍,他以每天1000卷的速度徹查了藏經洞文獻,按照四項原則(非通行佛教經籍、有年代題記的寫本、古籍和民間寫本、胡語藏語寫本)收買了總約8000件寫本,其中4000件藏文編號,4000件漢文編號,包括粟特文、回鶻文、于闐文、希伯來文等。除了零星刊布以外
王艮,字心齋,陽明后學代表人物,泰州學派開創(chuàng)者。本書《心齋學譜》由心齋七世孫王士緯編撰,共分六部分:傳纂、學述、著述考、學侶考、一庵學述、東厓學述。不僅介紹了心齋的生平與學問,也論及心齋的師友學侶,更附有心齋后學一庵與東厓的學述,是了解泰州學派的入門要籍。不僅可由此一窺心齋學術之大概,更可由此了解泰州學派之大體。此次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