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三部分:日本文學研究、二語習得研究、中日對比及互鑒。主要內容包括:神話敘事與倫理美學——以大庭美奈子《圖騰的海邊》為中心;本我、自我、超我的關聯(lián)性研究——以田山花袋《棉被》主人公竹中時雄為例等。
本書從多個視域切入,對大學英語教學及其改革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既有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必要性的闡述,也有對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思維、路徑的研究。主要的研究理論包括生態(tài)學理論、ESP理論、語用學理論、認知與研學理論、自主學習理論、文化哲學理論等。
本書從文化與語言理論概述入手,研究文化自信視域下中國文化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的必要性、機遇、挑戰(zhàn)和路徑,從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大學英語寫作教學、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方面指出文化自信視域下大學英語基本技能教學的策略與路徑,并探討文化自信視域下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路徑和方法,進而探索文化自信視
隨著我國科技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高校把互聯(lián)網技術與英語教學模式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將互聯(lián)網應用到英語教學模式之中,本書從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出發(fā),對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研究。書中首先對高校英語教學理論進行了簡單概述,隨后對英語教學模式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互聯(lián)網時代下英語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創(chuàng)新進行深入探討。全書學術性、知識性和實用
本書主要研究英語翻譯教學方面的問題,涉及豐富的翻譯知識。主要內容包括語言學與英語翻譯教學概述、英語翻譯教學現狀與策略、基于英語語法翻譯教學、基于話語標記語的英語翻譯教學、基于主體交往教學的英語翻譯教學、基于交際教學法的英語翻譯教學等。這是作者長期從事英語翻譯教學和實踐的結晶,在內容選取上既兼顧知識的系統(tǒng)性,又考慮到可接
兩名恐怖分子薩姆?塔吉克和喬納斯·貝克一起出現在了加勒比海地區(qū),這引起了英國情報人員的注意。伊恩·芒羅受命前去調查。在酒店內,芒羅邂逅了美女瑪麗亞。薩爾加多,沒想到她竟是那兩名恐怖分子的同伙,他們還挾持了一位核科學家的兒子杰米。芒羅奉命營救杰米,卻被塔吉克和貝克發(fā)現,千鈞一發(fā)之際,薩爾加多開槍射殺了那兩名恐怖分子。這是
本書依據印歐語系主流詞源學理論,將德語詞匯歸納為600多個詞族,每個詞族選取一個有代表性的詞為主詞條,全書共收錄一萬多個常用詞,約占全部常用詞的80%,并在每個詞條后加注必要的詞源說明,有助于讀者快速了解詞源知識并系統(tǒng)地學習和掌握德語詞匯,對學習其他印歐語系的語言亦有借鑒意義。
本套書分為A1-B1等三個級別,其中A1又分為A1.1和A1.2,A2又分為A2.1和A2.2。每個級別均配有“學生用書”“練習冊”“詞匯手冊”“學習手冊”和“教師用書”等品種。本冊為B1詞匯手冊。
本套書分為A1-B1等三個級別,其中A1又分為A1.1和A1.2,A2又分為A2.1和A2.2。每個級別均配有“學生用書”“練習冊”“詞匯手冊”“學習手冊”和“教師用書”等品種。本冊為B1教師用書。
本教材以大學英語“聽、說”為重點,將精讀、泛讀和擴展閱讀融為一體,使聽、說題材與課文主題保持一致,書中圍繞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展開訓練,選材具有一定的啟發(fā)性和教育性。本書共包括九個單元,每單元圍繞一個主題進行英語技能的培養(yǎng),提供相關的實用訓練,力求使學生通過切合實際的學習過程打下一定的基礎,在日;蛏嫱夤ぷ鲿r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