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時期是中國語言哲學思想發(fā)展的高峰期,荀子是先秦語言哲學思想的集大成者。本書以“邏輯行動主義方法論”為工具,從先秦諸子關于名實關系和“言意”關系的爭辯入手,探討荀子的名稱理論,較為系統地考察荀子名稱理論的基本觀點,辯證比較荀子的名稱理論和現代西方哲學家克里普克等人的因果歷史命名理論,凸顯了荀子名稱理論的優(yōu)勢;同時,揭
本書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論述了儒家忠德思想的起源、內涵、歷史背景與理論基礎;儒家忠德思想的歷史演變與價值審視,儒家忠德思想與個體忠德、家庭忠德、社會忠德、國家忠德,從總體上對儒家忠德思想進行了回顧與審視。儒家忠德思想在傳統社會里閃爍著道德光芒,不論是在道德修養(yǎng)、家庭道德生活、社會道德實踐,還是國家道德建設之中,儒家忠
本書是著名哲學家,“全球華人國學獎”終身成就獎、“世界中國學”特殊貢獻獎得主杜維明先生與代表各大文明傳統的知名學者的對話實錄。對話者包括社群主義代表人物邁克爾·桑德爾、現象學社會學代表人物彼得·伯格、批判社會學和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代表人物丹尼爾·貝爾、后現代后殖民理論家霍米·巴巴等等。對話圍繞全球化與文明對話、現代性與
《道德經》是古代中國哲學家老子的偉大著作,是中國哲學的智慧體現,對古代中國的思想、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遠影響。不但對中國的思想文化影響深遠,而且在世界上影響巨大!兜赖陆洝分挥81章,5000多字,以極為精辟的語言闡述深刻的哲理,易誦易記。本書收錄《道德經》全文與許淵沖先生的譯文,漢英對照。
本書是《論語》的全譯本,作者用語文的方式,對《論語》20篇492章作了詳細、明確的釋義和解讀,“譯文”部分翻譯章句,“釋文”部分解讀要點。譯注《論語》的著作很多,但本書仍有其獨特價值。作者尊重語言表達的基本規(guī)律,尊重基本的邏輯和情理,獨立思考,自主翻譯,又廣泛參考字書、前人研究以修正自己的理解,盡可能還原原文意思,同時
對于莊子所倡導的“逍遙”,眾說紛紜,作者指出了前人對逍遙境界的誤解,說明知識和道德乃是通向逍遙境界的兩條路,揭示在莊子“逍遙”的背后,有著正大嚴肅的主題:體現真我!跺羞b的莊子》一書曾于2006年由廣西師大出版社、2020年由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經本社審核,
綜觀明代老學研究現狀,明代老學史和老學個案研究雖然已經取得不少成果,但對整個明代老學而言還遠遠不夠,無論是從廣度還是深度來說,明代老學都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本書嘗試以縱向與橫向相結合的方式,全面展現明代老學發(fā)展演變歷程及其與明代社會、思想的互動,客觀評價明代老學在中國老學史、思想史與學術史中的地位。
本書是對子夏及其哲學思想的系統研究。全書一共分為六章,分別從子夏的籍貫、家世、生平事跡、傳經等幾個方面論述子夏及其哲學思想。第一章探討子夏的籍貫、家世、卒年和孔門授學情況;第二章探討子夏傳授六經事跡,其奠定了漢代經學的發(fā)展方向和學術譜系;第三章探討子夏所處時代禮樂文化的衰敗與新興政治勢力的崛起;第四章通過歷史回溯和現代
無論是在國家政治體制還是在全球治理上,自由民主之秩序都遇到了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在這本專著中,白彤東教授提出受儒家思想啟發(fā)的可替代政治模式,試圖解決當今全球的一些根本政治問題。 在國家政治體制問題上,本書認為,儒家可以認可自由民主政體的自由部分,儒家也可以認可機會平等與以人民為本的政府問責等民主理念。但是,儒家會把更多的政
孫復、石介是宋代儒學發(fā)展鏈條中極為關鍵的一環(huán)。他們上承中唐的韓愈、柳宗元,下啟宋代新儒學,一生以學道、行道、傳道為己任,致力于儒學的復興和發(fā)展,在改變唐末五代以來的頹廢學風、重建師道和社會倫理秩序、變革經學研究方法、培養(yǎng)人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本書按照孫復、石介的思想脈絡、社會活動和與宋代新儒學興起相關的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