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了解一門學科?最佳方式就是學習經典教材:教材提供學科框架,經典提供成熟理論。 對傳播學人和學子來說,一個困擾已久的基本問題是:傳播學到底是獨立學科還是研究領域?深耕傳播學教育和研究數(shù)十年的知名教授張國良先生,用這部《傳播學原理》(第三版)表明了令人信服的結論:傳播學正成為一門走向成熟且朝氣蓬勃的獨立學科。
本書共六章,內容包括:走進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藝術的發(fā)展概觀、新時期廣播電視藝術的發(fā)展、新媒體沖擊下廣播媒體的融合探索、新媒體沖擊下電視媒體的融合探索等。
本書采用“任務驅動,理論實訓一體”的教學模式,內容組織以“任務”為載體,將整個教學過程貫穿于完成任務的全過程,在教學內容選取、教學方法運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訓練任務設置、教學資源配置等方面都有創(chuàng)新,力求做到基本知識系統(tǒng)化、技能訓練任務化、教學資源多樣化。本書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技能成長規(guī)律,形成了模塊化結構,分為6個模塊,
本書由拖鞋哥新傳考研榮譽出品,它凝聚了成百上千位學員的上岸經驗,也見證了鞋廠近幾年的發(fā)展進步。2022版的實體書包括了16所“風向標”21年的真題答案解析,附贈的電子版資源庫我們進一步擴大了院校的范圍,從2020年的80多所院校到2021年的106所院校,我們一直堅持“專業(yè)課Z優(yōu)”原則,參與寫作的考生專業(yè)課總分均值約為
《我的所“見”所“聞”》是一部關于新聞采寫的作品,“見”是指作者對新聞的見解、看法,“聞”是指作者撰寫的新聞作品。本書以作者26年新聞生涯中發(fā)生的真實案例為引子,講述如何采寫好新聞作品。本書共分六章,第一章總結了新聞采寫時應注意的問題,第二章介紹了做好主題策劃報道的方法,第三章介紹了采寫通訊的有效方法,第四章總結了寫好
《中國金幣文化》(2021年第4輯)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組織編寫,是一本包涵金銀幣文化介紹、賞析、市場等內容的書籍。全書分為六個部分。近期,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了中國書法藝術(楷書)金銀紀念幣,本書以紀念幣上的楷書書法為切入點,通過系列文章,從楷書的發(fā)展歷史、習書之法、各朝代的名家名作及新時期的書法藝術衍生品等多角度展現(xiàn)楷書書
本書為藝術理論書。內容以中國當下的時代主旋律和社會新語境為出發(fā)點,以古今中外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高校藝術博物館與當?shù)爻鞘薪ㄔO為案例,分析梳理高校藝術博物館與當?shù)爻鞘形幕ㄔO發(fā)生發(fā)展、相伴相隨的進程中,如何契合和順應國家戰(zhàn)略語境的語境需要。書寫方法將在博物館學基礎上,借助傳播學方法,結合美術學、美術理論的具體案例,以大學教
本書記載時間上限始于沁陽文化館成立之初,下限至2020年12月底。體裁包含述、記、志、介、圖、表、錄、引,以志為主。編纂按照章、節(jié)、目等層次,全書共12章34節(jié)。人物篇分人物簡介、人物名錄兩部分,人物簡介為曾擔任過沁陽文化館、西向文化分館、劇目創(chuàng)作組領導職務的人員,以任職先后時間為序分別簡述。人物名錄為各時期工作人員名
隨著工業(yè)4.0時代的到來,全球工業(yè)制造行業(yè)迎來了智能制造時代。核電領域作為國家智能制造的重點領域之一,其數(shù)字化、智慧化建設備受關注與重視。國內各涉核集團均已全面啟動智慧核電建設,作為“智慧核電”的關鍵組成與有效支撐,核電文檔高水平、創(chuàng)新性應用也越來越多,伴隨國產第三代核電機組“華龍一號”研發(fā)設計和建成投產,“華龍出!
本書以邯鄲真人圖書館鮮活的案例為基礎,把理論研究與實踐經歷交叉論述,并配以大量活動圖片,翔實地闡明真人圖書館在公共圖書館開展的途徑和意義,利于推動和促進真人圖書館在公共圖書館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其閱讀推廣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