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國民食物泡菜居然是受了重慶泡菜的影響而誕生?全球收藏有元青花的地方,為什么在土耳其?古代絲綢之路其實并不像影視作品里黃沙漫天,而是處處綠洲?《醉文明9》圍繞中國周邊國家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與古代中國的交往展開講述,通過介紹不同地域、國家的文物,展現了中國與這些國家在文化上相互影響、千絲萬縷的關系。結合文物背后的傳奇故
《中國珍郵集粹》精選了我國從清朝至今約130種珍貴郵票和郵資封片。這些郵票和郵資封片經過無數次的市場洗禮與檢驗,至今依然傲視群雄。本書對這些珍郵的產生、發(fā)現、存世量、國內外的拍賣紀錄、最新市場價格以及流傳過程中產生的奇聞軼事做了詳細的介紹,并配有170多張高質量圖片。《中國珍郵集粹》是一本史料性、文學性、知識性并存,兼
《北京文博文叢(2019年第1輯)》以北京文物、史地和博物館的研究為主。其中既包括對古遺址調查、文物保護科技的新研究成果,也有對北京文保單位歷史的研究。特約專稿包括對北京石景山區(qū)老山漢墓的研究。另外,書中還有對北京地區(qū)新考古成果的公布,以及博物館展覽經驗、文創(chuàng)產品的探討,有的文章披露了文博界重要文獻的出版軼事。
21世紀以來,中國博物館迎來了快速發(fā)展的黃金時代,不僅僅表現在博物館數量迅速增長,還表現在種類和形態(tài)多元化,然而,對博物館的理論研究卻出現人才短缺,高水平成果數量較少等不足。本研究旨在以國際化視角,以中外學者對話和交流方式,追蹤國內外博物館理論與實踐前沿,并以個案分析為主要內容,討論新時代我國博物館發(fā)展過程中的新現象,
本書選編了上海高校博物館15項數字化建設案例,并且對10余家高校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歷程進行了介紹。
為全面總結黨的□□□以來教育綜合改革的推進情況,課題組對實行高校綜合改革的86所部屬高校(其中教育部直屬67所)進行了調研,并對各高校的實施方案、實施情況進行了全面的綜合分析
近年我國的新建博物館不斷竣工,原有的博物館其基本陳列也在不斷地進行修改。提高博物館的陳列質量和藝術水平是廣大博物館工作者共同的心聲,也是社會各界迫切的需要。單個博物館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很多現實的問題。面對存在的諸多問題,“博物館集群化運營”提供了一條可能的解決路徑,是當前博物館管理的一種有益的嘗試。博物館作為傳承科技與文
《名家砂壺藏珍集》全書共收錄有茗飲器174件次,文房器40件次,陳設器56件次,三類藏品總計270件次(300余件)。時間上涵蓋了自明萬歷,歷有清一代,直到當下,且大多屬名家制器及陶刻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共收錄清嘉慶、道光直至晚清年間的陳曼生、楊彭年、瞿子冶、朱石梅、何心舟、王東石、任伯年、吳昌碩、吳大徵等近20
館校合作是國際教育和博物館領域上世紀興起的革新運動,其體現了現代博物館的公共屬性和教育轉型,同時也體現了國際教育改革的潮流以及學校職能邊界的調整。從上世紀開始,伴隨著改革開放后期一批新型現代博物館的建立,以及課程改革運動,中國也出現了一些博物館群體和學校群體合作的嘗試;诖,本書以中國館校合作的歷史、現狀、主體行為、
《讀畫鑒瓷錄(1)》作者從個人藏品中精選出近代已故大家名公書畫及清代御窯青花瓷器共100多件,涵蓋了于右任、齊白石、關山月、李可染、啟功、宋文治、張大千、徐悲鴻、賴少其等40多位名家的作品,其中相當一部分是作者直接得自名家本人饋贈,屬于首次公布于大眾面前,非常珍貴和難得。書中運用高清攝影技術,配以清晰的圖片,并列舉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