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第三屆研討會的論文集,共收集漢語教育領域主題的論文40余篇,分為國際中文教育研究、孔子學院與文化傳播、學科建設與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四個主題。
本書共收文言虛詞6000余個,其中,單音虛詞1100余個,復音虛詞、慣用詞組、固定格式等近5000個。本書盡量收錄古代文獻所見文言虛詞,其釋義重在詞性及用法,分類及分析精細到位。能結合前人音韻、訓詁、版本、文獻等研究成果釋義,以按語形式詳注出處,有較高學術價值。
該書是一部規(guī)范型學習型的中型現(xiàn)代漢語詞典,收詞20000余個,以語文詞語為主,兼收部分文言、方言和百科詞語,以及成語、慣用語等熟語,同時收錄近些年出現(xiàn)的有關經(jīng)濟、科技、文化和社會發(fā)展方面的新詞語和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基本上反映了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新面貌。釋義和例證特別注重對詞語的功能解釋和用法展現(xiàn),盡量做到清晰完備;語匯板
本書是高等院校非中文專業(yè)公共基礎課程教材。全書分為12個單元,涉及自然、社會、家國、情愛、懷鄉(xiāng)、哲思、仁孝、禮樂、民本、誠信、審美、治學等方面,涵蓋中國古代文學、現(xiàn)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名家名篇,包括詩、詞、曲、賦、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每篇作品后編有導讀感知、思考品味、實踐活動,以幫助讀者理解文本、引發(fā)思考和積極實踐。
本書遴選流行于晉北地區(qū)的方言詞匯300余例,從音韻學角度揭示其古今音變機理,并對部分民族語借詞,采用綜合分析的方法,追溯其語源所出。通過這些方言詞匯的解讀,為晉北地區(qū)不同時期民族融合的歷史,征得了語言層面的佐證。
本書為高等職業(yè)教育教材!按髮W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素質教育課程,其目的是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幫助修課同學提高其語言文字的表達、交流與溝通能力。這種能力對于當代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工作來說,非常重要。本門課程的這種綜合素質,主要體現(xiàn)在通過文章及文學作品的鑒賞,使學生的內心世界更為充實、豐富、健康,對各類文章寫作要領及語言
書稿面向中職生的教材,秉承“培養(yǎng)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搭建人才成長的立交橋”的職業(yè)教育理念,按照“圍繞情境、重在實踐、任務驅動”的模式進行編寫,內容緊扣中等職業(yè)學校課程標準,緊跟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學業(yè)水平測試的考試方向。書稿分為七章,下設24個子任務,按照“任務驅動”的編寫體例,每個任務下都按照“情境小劇場—學習目標—寫作
本書深入探討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與名著閱讀在教學中的融合方式,旨在通過名著閱讀促進思政教育的深化和創(chuàng)新。全書共分為七章,每一章都圍繞如何有效結合思政元素與名著閱讀展開。本書適合教育工作者、思政教育者及相關領域的研究者閱讀參考,旨在為推動思政教育與文學教育的有效結合提供理論與實踐的支持。
近年來,中國在政治、經(jīng)濟、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強。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文化也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和認可。為了更多地發(fā)出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我們特推出《用英語講中國熱詞》,聚焦當前熱點,從經(jīng)濟、科技、社會、文化、政治五個方面中英雙語展現(xiàn)中國熱詞,旨在幫助讀者順暢進行跨文化交際
本書深入剖析33篇話題,緊跟寫作真題的命題趨勢,創(chuàng)新破解寫作“反面現(xiàn)象類”“利大于弊類”“AB二元類”3大命題方向。本書邏輯性強,連貫度高,通過詳細闡釋命題方向,清晰規(guī)劃解題思路,宏觀呈現(xiàn)結構導圖,提供大量段落模塊,使用“345審題立意法”,幫助考生高效剖析話題,快速找到寫作方向,確定寫作態(tài)度及主題,掌握寫作方法,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