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中既有明成祖朱棣、清圣祖玄燁等帝王的傳奇人生,也有萬貴妃、孝莊皇后等后宮佳人的愛恨情仇,更有金陵、明十三陵等陵墓祠堂背后的神秘故事。作者以探秘的形式,將坊間傳聞轉化為生動新奇的故事,用通俗的語言為讀者講述每個建筑、每個街道背后的歷史。讓你在“悅讀”氛圍中,清晰認知北京城和帝王家的謎案重重。
本書是一本深度解讀老北京文化的佳作。本書以豐富的傳說故事為切入點,從多個方面展現了北京這座古都的獨特魅力。北京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其傳說既彌漫著皇家氣息,又飽含平民百姓的智慧與幽默。書中涵蓋了紫禁城的神秘、城門與胡同的故事、京城生活的點滴以及風俗文化的傳承。從修建北京城的傳說到地安門的愛情傳說,這
本書是一部詳細講述東漢近二百年歷史的大眾通俗歷史讀物。東漢是中國歷史上繼西漢之后的大一統(tǒng)中原王朝,傳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六年,與西漢統(tǒng)稱兩漢。本書自西漢末年爆發(fā)綠林赤眉起義,宗室劉秀乘勢而起,消滅各地軍閥,統(tǒng)一天下,建立東漢,進而開創(chuàng)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光武中興講起,直至東漢末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曹操挾獻帝遷都許
汪兆騫試圖對魯迅的生平與思想進行一次深刻的剖析與闡述,展現出一個不同尋常的、多維度的魯迅形象。 本書聚焦魯迅從紹興少年到文學巨匠的生命軌跡,從魯迅所處時代、環(huán)境,以及其親人、朋友入手,客觀公正地敘述其人其事,力求不神化魯迅,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真實的魯迅。兩條線索展開敘述,主線是魯迅生活成長、性格思想形成、作品創(chuàng)
叢書按照黃河流經齊魯大地(山東)的先后順序,簡述了涵蓋25個縣(市、區(qū))的地理位置、基本情況、人文景觀、革命舊址、民俗文化、自然風光等。用百幅繪畫作品勾勒出了黃河流域齊魯大地豐富多彩的畫卷,以速寫的形式表現了古建筑、紀念塔、紅色教育基地、民間故事、名人志士、黃河風景等。利用繪畫作品結合文字描述,圖文并茂展現黃河以及黃河
本書以黃文弼先生的著作《西北史地論叢》為底本,從關于新疆的山系、水系及西域諸國的分布與變遷等主題的內容中選擇最重要的論述部分進行匯編,以體現作者將歷史學、地理學和考古學緊密結合的主要研究特色,這對當代中國讀者深入了解西北這片土地有著深遠的意義。
全書分為汪國真詩歌精選和回憶汪國真兩大部分。汪國真詩歌精選部分不僅收錄了詩人的經典作品,還匯集了其早年發(fā)表在《詩刊》《星星詩刊》《中國作家》等權威媒體上的全部作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回憶汪國真部分。2023年年初,在汪國真藝術委員會主任、汪國真胞妹汪玉華女士的親自邀約下,共征集到21篇由汪國真生前好友撰寫的紀念文章。這些
經緯度叢書·財與兵:中國近代化與晚清政治博弈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甲骨文發(fā)現與研究120周年賀信精神以及文化傳承發(fā)展座談會講話精神,深入發(fā)掘甲骨文等古文字的思想文化內涵,發(fā)揚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推進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鑒,清華大學組織創(chuàng)辦了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國際學術論壇。2023年10月21日上午,首屆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國際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開
1914年之前的歐洲大陸,貴族云集,享受著帝國和工業(yè)化帶來的成果;1914年,一戰(zhàn)爆發(fā),歐洲久盛不衰的幻覺頃刻之間化為烏有,遍地都是縱橫交錯的泥濘戰(zhàn)壕,成千上萬的人在泥濘中掙扎、相互殺戮。正當英國、法國、德國、比利時和美國士兵在法國北部和比利時西部浴血奮戰(zhàn)之時,另一場戰(zhàn)爭也席卷東歐,血腥程度不亞于西線戰(zhàn)場。這場沖突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