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鳥文叢是我社策劃的一部文史哲學者的學術隨筆集。該書稿為王子今先生學術隨筆匯編,共分為三組:秦漢文化史瑣談;秦漢研究的學術史;“秦漢之規(guī)摹”:帝制時代的社會文化。分別從秦漢時期的文化史、學術史、社會史向我們展示了秦漢時期的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禮儀制度、文化制度,描繪出華夏民族在秦漢時期的精神風貌和時代精神。概述了秦漢閎
本書通過豐富詳實的旅游攻略,讓你的旅行能變得輕松和深入。文前速讀西安版塊從愛上西安、西安概覽、讀懂西安這3個版塊進行編寫,這能讓讀者對所去目的地有一個初步的感官印象。文中從西安古城、雁塔旅游區(qū)、長安城遺址、臨潼旅游區(qū)、西安郊縣、西安周邊這6個章節(jié)進行編排,每個章節(jié)都精心甄選目的地熱門且值得游覽的景點,配以精美的景區(qū)手繪
《孔廟國子監(jiān)論叢》是由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主編的學術刊物,自2006年創(chuàng)刊以來,已穩(wěn)定出版十余期。本期(2024年)收錄了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在職人員、高校學者以及其他博物館專業(yè)人員的研究成果。本書內容分為以下四個部分:1.孔廟國子監(jiān)研究2.博物館探索與實踐3.科舉制度及文化研究4.專題研究本書第一部分對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
黃永砅,1954年2月生于福建,1977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現(xiàn)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1982年畢業(yè)。他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最具思想活力的那代學子中的一員,是中國美術學院近四十年來最具世界影響力的校友之一。然而,他對于我們的重要性卻不只是由于其卓越成就與崇高聲望,更是因為他代表著這所學院血脈中最為寶貴的品質——宏闊的視野、豐
大海,是連云港的靈魂。高山,是連云港的背景。風,是連云港的使者。風從海上來,攜著浩渺的力量和深邃的智慧;風從高山來,娓娓述說著歷史的變遷和生命的軌跡。在這座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你可以追尋歲月滄桑的印跡,也可以品嘗南北交匯的美食,還可以感受山海之城的民俗文化,與街頭巷尾的人攀談,聽他們講述發(fā)生在這片大地上的奇聞軼事,《山
本書將挑選“從歷史看當下”(TheContext)英文播客中約20位中國著名歷史人物,結集成冊,配合國家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為海外受眾呈現(xiàn)他們在促進中外交流和弘揚中華文化方面做出的歷史功勛。
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fā)港之一,又是中國大運河連接內陸與海洋之間的樞紐地。書稿通過對寧波有宋以來的書籍、文人的記錄、石刻文物等介紹,展現(xiàn)了寧波文化之都的特征。其第一個文化特征是作為寧波藏書代表的天一閣是如何被范欽創(chuàng)立,并在歷史中被后代傳承到如今成為寧波的代表性文化建筑。其第二個文化特征是以萬斯年為代表的寧波王族萬氏如何
這是一部研究《海國圖志》中的外來詞的學術著作。作品前十一章對《海國圖志》各卷中的外來詞進行了細致的分類整理,并從翻譯特點、類型、來源、變化等多個角度對這些外來詞進行了分析。最后一章是作者已發(fā)表的論文,總括全書,對《海國圖志》中的外來詞進行了綜合分析。作品對《海國圖志》中的外來詞進行窮盡式研究的方法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其結論
2024年6月,中宣部文化改革發(fā)展局印發(fā)《關于公布2024年度紅色基因庫建設單位的通知》,內蒙古博物院被確定為2024年度紅色基因庫建設單位。本書將內蒙古博物院2024年度紅色基因庫建設內容集結成冊。書中將數(shù)字化采集的40件套三維革命文物、880件套二維革命文物成果,以高清圖片進行展示,配以文物介紹。
本書稿系北京市文學藝術聯(lián)合會“北運河課題組”2024年的調查研究成果。項目組主要調查了北運河流域西集、張家灣、永順與臺湖地區(qū)各具特色的民眾日常生活和運河文化傳承,由之總結并探討了在新時代背景下運河遺產與民眾生活實踐之間的關系。提出運河遺產是運河歷史和生活語境中的遺產,運河遺產應與生活互構,遺產保護應與民眾生活共生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