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匯集了陳高華先生在1979年至2018年有關元代佛教的文章20余篇(2000年前6篇,2000年后14篇),是陳先生關于元代佛教的重要思考。書稿或在著名刊物如《中國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文史》《中華文史論叢》上發(fā)表,或見于大學學報、集刊。這些公開發(fā)表的文章,有對元代佛教、元代江南佛教概述性的論說,也有諸如《元代
本書首次完整地考察了僧安道壹的籍貫丶出身寺院丶生卒年丶一生刻經的順序丶分期丶書法藝術成就丶在書史上的地位,以及僧安道壹的佛教信仰傾向,詳細考證了與僧安道壹刻經有關的寺院及刻經規(guī)模形制與具體年代。是目前研究僧安道壹最完備丶最扎實的一本專著。作者自一九八六年以來,積三十四年田野考察之功撰成。
追溯西方神話體系中的各種神祇,以及他們在藝術繪畫、文學作品插圖中的藝術形象分析,結合有趣的神話故事,生動呈現希臘神話眾神的永恒魅力。 《神域之書——希臘神話眾神的起源》是一本藝術普及類趣味讀物。本書介紹了希臘神話奧林匹斯眾神的起源故事,由混沌初開的創(chuàng)世神話展開。書稿分別對奧林匹斯主要的十二位神祇和與之相關的人物及背景
該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基督教研究室在職人員每人精選研究成果1-2篇,總共分為十二篇,即十二講。該書通過有針對性的改寫,變成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雅俗共賞的有關基督教思想史的成果,其中包含與內容相關的圖片60幅。十二講的內容涉及圣經形成、基督教的歷史、奧古斯丁思想東傳、儒耶對話等若干主題。此稿屬于中國社會科
本書探討了我國民間信仰宮廟建筑空間特征與旅游創(chuàng)新模式,對民間信仰建筑空間、儀式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空間)以及象征空間的文化旅游展開全面研究。主要內容包括:民間信仰文化旅游研究概述、民間信仰歷史形成與當代演變、鄉(xiāng)村旅游吸引物理論、民間信仰文化空間旅游理論、民間信仰宮廟建筑文化空間旅游創(chuàng)新、民間信仰儀式文化空間旅游創(chuàng)新、海
本書是研究唯識學思想的系列論文集,自2012年出版以來,受到學界的廣泛重視。佛教唯識學體系完備,思想精深,包含心性、認知、心理、邏輯等理論,是印度大乘佛學的集大成者。中國唐代玄奘西行求法、系統(tǒng)翻譯介紹唯識學,奠定中國佛教法相宗的基礎,自此唯識學在中國扎下了根。中國唯識學構成佛教唯識學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對佛教學理的發(fā)展影響
本書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了這位神的歷史和影響,以及與之相關的研究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和19世紀的德國的各種發(fā)展,包括以往的作家、學者對狄奧尼索斯的描述,他與各種節(jié)慶的關系,與他相關的戲劇發(fā)展史、心理學問題,以及酒神與猶太人的關系。作者研究古希臘悲劇并考察其歷史環(huán)境,探索了狄奧尼索斯在各個不同領域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釀
《子平真詮》是中國傳統(tǒng)命理學著作,為清代乾隆進士沈孝瞻先生所著,全書共四十八章,現據考為明代《耕寸集》命理筆記。《子平真詮》是傳統(tǒng)子平命理學“前三本”(《子平真詮》《淵海子平》《三命通會》)中分量最少,但是理論最為精辟,論述最為恰到好處的著作,使該書成了當時人們爭相傳抄的命學秘典。由于古代科學的不發(fā)達和古人認知的局限性
《全真道研究》第十二輯都收錄15篇學術文章,主要是對全真道老學詮釋的特點、全真道掌教問題、金元時期全真道的教職體系、元代著名全真道學者李道純的性命雙全思想、元明之際的全真道士方從義的生平事跡與思想、現存碑刻資料對明代陜西終南山樓觀臺道觀的宗教傳承情況、清代全真道文學、全真道與唱道情的關系、清初全真道在江蘇的傳播情況等進
肇始于印度的佛教東傳至中國,是人類文明交流互鑒進程中的重大事件,也是中華文明演進史的關鍵一環(huán),“慈悲”即兩漢之際隨佛經漢譯進入中國文化的新知識、新觀念、新思想。佛教在中國化的進程中,與儒、道等中國本土思想文化不斷對話、調適和會通,最終成為中國文化有機組成部分!按缺眲t融入中國人的精神底色,外化為中國人的生活世界和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