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文化法治基本理論研究“(項目批準號:12AZD022)的研究成果之一。本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中國特色的文化法治基本理論展開研究,從文化法治的基本內涵、基本概念、基本范疇、基本制度等方面展開分析,闡發(fā)了文化法治的基本原則、基本理念、基本要素、基本體系和發(fā)展趨勢。本書系統(tǒng)探討了文化法治的基礎理論,著重闡發(fā)了文化法治在本質上是維護、保障、促進和實現(xiàn)我國公民和中華民族的文化權利。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傳播是國家義務和政府部門職責,正確認識文化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定性,建立一個公法與私法相銜接、立法與執(zhí)法相配合的完備的文化法治理論體系,為文化法治體系的建構與完備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
熊文釗,法學博士,天津大學法學院講席教授,天津大學國家制度與國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研究會常務理事、天津市委依法治市辦評審專家智庫成員、中國法治政府發(fā)展報告暨法治政府評估報告專家委員會委員等。主持多項國家立法起草研究項目,參加國家和地方立法起草研究咨詢項目近百項;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文化法治體系建設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文化法治基礎理論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二十余項;在法治政府及政府間法治關系領域的研究多有建樹,出版《大國地方:中央與地方關系法治化研究》系列叢書、《現(xiàn)代行政法原理》《公法原理》等學術著作十余部,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楊凡,法學博士、博士后,天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天津市法學會理事,天津市法學會憲法學分會和法律史學分會理事,天津市優(yōu)秀教師。主要從事中國憲法及文化法治等方面的研究。在《江西社會科學》、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雜志上或發(fā)表或被轉載學術論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