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與后期》是清華大學國學院劉東教授以獨特視角研究思想史,深刻反思當今人文學科學術狀況之作。劉東教授認為,對于人文學者來說,創(chuàng)作生涯的前期與后期同樣重要,從前期到后期是一個自我修養(yǎng)、磨煉心性的過程。在前期,需要視野的確立與充分的積累;而后期,則是一個在大量積累的基礎之上進一步發(fā)揮,走向成熟,釋放出更多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有
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的工作壓力不減反增,那么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自我調整。本書三位作者主要介紹了利用工作間歇就可以做的休息訓練,讓大家得以在日理萬機、壓力繁重之時,仍保有清醒的頭腦與靈動的身體,生機勃勃地度過每一天。書中包含10個典型的工作日場景,從清晨臥室起床開始,再到上班通勤、坐下辦公、會議討論、茶水間放松,最后到下班回
先驗哲學的存在論題
鄧·司各脫是西方中世紀著名的神學家、哲學家。他面對新的神學形勢,重新提升上帝的超越性,在阿奎那向晚期經院哲學和中世紀哲學向近代哲學的兩種過渡中都起到了轉折性作用。作者的核心關切是近代哲學與中世紀哲學的內在聯(lián)系,通過形而上學與上帝超越性之間的復雜關聯(lián)揭示了司各脫形而上學的兩個重要特點:它既具有敉平的去中心化
這是本有關世界哲學的論著。作者兼顧西方與東方哲學,為讀者梳理哲學與人生之間的聯(lián)系。以西方為焦點,作者從哲學原意延伸而出,引經據(jù)典,給讀者提供一個認識哲學以及怎樣應用哲學的基本概念。書中既有理論定義又有明確的邏輯方法,有助于喜愛哲學的讀者解決實際的人生問題。
汪民安先生的《現(xiàn)代性》一書完成于2004年,最初收錄在一本現(xiàn)代性選編文集和一套關鍵詞叢書中,后于2012年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自出版以來,這本小書深受專家學者以及廣大讀者的喜愛,獲得了諸多好評,因而在舊版售罄之際,南大出版社推出了這一新版本!艾F(xiàn)代性”是一個紛繁復雜的概念,本書從現(xiàn)代生活、現(xiàn)代資本主義、現(xiàn)代觀念、工業(yè)
本書基于對當今著名學者默羅阿德?韋斯特法爾(MeroldWestphal)宗教認識論的考察,并吸收當今美國分析哲學著名學者琳達?扎格澤波斯基(LindaZagzebski)德性知識論的較新研究成果,試圖揭示出認知主體絕不是如傳統(tǒng)認識論所說的抽離于各種影響因素的“孤立的、抽象的、先驗的、普遍的、存在性意義上的個體”,認知
《深度工作:個人效能管理精進指南》是一本源于實踐、用于實戰(zhàn)的職場能力提升類工具書,創(chuàng)造性地將“職場能力”這個軟話題具體化、形象化和可操作化。本書不僅介紹每一個職場精進技巧的價值和作用,而且對技巧如何落地和執(zhí)行給予了詳盡的指導,以助讀者最終達成想要的目標。 全書分為9個部分,分別從目標、計劃、時間、溝通、變化、團隊、知識
本書是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開創(chuàng)之作,阿多諾于1944年在在美國流亡期間開始寫作本書,并于1949年完成,1951年出版。源于作者自身“受損的生活”(他是被法西斯主義迫害流亡的知識分子之一),阿多諾以一種獨特而具有發(fā)散性的文字,展示了日常行為中最微小的變化與20世紀最災難性的事件之間的關系。他認為,美好、誠實的生活不再
該書首次在英語倫理學界以學術方式整合了施韋澤散落在哲學等文本中的倫理洞見,通過重新分析施韋澤倫理思想在概念上不一致的張力,探討施韋澤“敬畏生命”的理論基礎,力圖將“敬畏生命”原則發(fā)展為一個連貫的思想脈絡,并在此基礎上消除對這一倫理原則的諸多誤讀。巴薩姆認為,施韋澤本人也意識到人類受自身必然性法則所限,不可能完全實現(xiàn)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