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老子思想的結晶。它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意理深奧,讓后人或注或解無從下手,始終感覺不得其要;二是結構松散,章節(jié)之間存在明顯的不連貫,但原本該有的行文布局又是一個迷!兑捉饫献印诽綄ず徒鉀Q了老子說的無名之道是什么樣的道,無形之象是什么樣的象這個主題。對老子思想進行深入淺出地詮釋,便于讀者了解老子思想的精髓。該書
該書稿共分為六章,是對《莊子·齊物論》的系統(tǒng)化與理論化闡釋,系統(tǒng)地探究了“齊物”的義旨,整體完成度比較高。作者著意從生存論與存在論的角度對《齊物論》展開建構性的體察,最終凸顯了莊子齊物觀念的“情理交融”“體用兼賅”等特征。書稿深入探討了《齊物論》篇的政治倫理內涵,這是學界之前很少關注的領域。雖然莊子比較注重個體自由的實
本書系統(tǒng)講述了美學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闡述了美的本質,詳細講解了美感、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技術美、優(yōu)美與崇高、悲劇與喜劇、丑與荒誕、意境與傳神及美學前沿問題。注重審美實例與美學理論的結合,從傳統(tǒng)課程的以美學原理為重心轉為以審美鑒賞、創(chuàng)作為重心,培養(yǎng)學生將美學理論與審美實踐相結合的能力。注重知識性、專業(yè)性與普及性的結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戰(zhàn)國中后期莊子及其后學所著道家學說匯總!肚f子》一書乃是莊周及其門徒后學所共著,《漢書·藝文志》載其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為三部分。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內篇乃為莊子所著,外篇多數為莊子所著,但間有弟子所篡補者;雜篇多為后學弟子所推衍。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
本書稿為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2019年開展擦擦文化田野調查工作的成果之一,對云南擦擦分布情況做了摸底調查,并對擦擦制作歷史、工藝、文化等作了介紹,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生動而又集中呈現了云南迪慶范圍對相關擦擦文化的田野調查紀實。擦擦,源自古老的印章文化,后進入中國并與不同地域文化融合、發(fā)展。本書稿的田野調查涉及136個擦
我為什么是我?宇宙有盡頭嗎?為什么語言能傷人?撒謊一定是不對的嗎?孩子的腦袋瓜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問題。與拘謹的成年人不同,他們不在乎問題是否合適或愚蠢,而常常會質疑大人習以為常的事情,總想看到事物背后隱藏的奧秘,試圖弄清楚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他們是天生的哲學家。像所有父母一樣,赫什維茨總是被他的兩個孩子雷克斯和漢克問個不
《道德經》是老子對自然萬物,對人生、社會等方面進行觀察后所做的哲學思考,體現了他的自然觀和人生觀。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道德經》,是現存最久的《道德經》完整抄本,非常具有研究價值。本書將帛書版《道德經》與傳世本《道德經》并行排版,對照解讀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版《道德經》的甲、乙兩本,西漢河上
人是理性的動物,也是情感的動物,這從根本上決定了情感問題是關乎人類生活和實踐的基本問題,也是道德哲學和倫理學的永恒議題。為了更好地理解當代道德情感主義的相關問題,深入18世紀英國道德情感主義內部,挖掘其問題意識,并對其演進邏輯進行細致考察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弗朗西斯·哈奇森、大衛(wèi)·休謨和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哲學家關于情感問
《國際儒學論叢》愿意為儒學研究與國際交流盡綿薄之力。本輯刊的宗旨是“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對待學術爭鳴的態(tài)度是“以仁心說,以學心聽,以公心辨”。儒學產生于百家爭鳴的時代,也將在國際化的百家爭鳴中創(chuàng)新發(fā)展。本刊期待您的創(chuàng)新觀點,愿意提供學術交流平臺,為儒學發(fā)展增加活力做出貢獻。
《應用倫理》是由武漢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主辦的專業(yè)學術集刊,2023年創(chuàng)刊,由萬俊人教授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李建華教授擔任主編,以構建中國應用倫理學及其教育的自主知識體系為己任,集應用倫理學學術研究、應用倫理教育、應用倫理人才培養(yǎng)于一體,著力打造應用倫理學研究領域的高端學術平臺。本期為總第2期,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