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1909-1978)作為仁者型現代新儒家,基于其生命性情和思想特質,不僅是現代新儒家中對人生問題最為關切的哲學家,也是歷代儒者中對死亡思考最多、闡釋最透徹的儒者。拙著《感通與傳承--唐君毅的生死哲學》系統(tǒng)分析了唐先生生死哲學建構的內在邏輯和主要內容,唐先生不僅是生死哲學的理論建構者,也是其生死哲學的實際踐行者,
道德經
本書講述了兩晉時期著名道教學者、煉丹家、醫(yī)藥學家葛洪的一生經歷及其最重要的著作《抱樸子》所蘊含的內容。著重從《抱樸子》的《外篇》《內篇》分析了葛洪思想的思想。其思想兼容并包,以道家養(yǎng)生煉丹、長生成仙為思想底色,又兼容儒家德刑并重的治世理念。而且其著述頗豐,在文學、軍事學、思想史等諸多文化領域都取得了可觀的成就。葛洪身后
《簡讀培根》不僅僅是一本對培根生平的簡單勾勒的書,更是一部深入骨髓的思想剖析著作。它像一把鑰匙,打開一扇通往17世紀思想巨擘內心深處的大門。通過這本書,讀者將如同親歷者般,目睹培根在歷史長河中的起伏與掙扎,見證他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用智慧的火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簡讀姚廣孝》講述了明朝政治家、佛學家、緇衣宰相姚廣孝備受爭議的一生。寫明其從一個貧家子弟到助朱棣奪取南京、登基稱帝,推動和決策靖難之役,最終實現政治理想的經歷。也記述了其在永樂朝的主要政治作為,如主持重修《明太祖實錄》,纂修《永樂大典》等。作者對其在文學,佛教思想方面的成就也有詳細介紹。
本書是一部深入探討海德格爾哲學思想的著作。主要在對海德格爾的生平進行簡要回顧的基礎上,從多個重要角度對其主要思想進行了詳盡闡述,為讀者呈現了一幅海德格爾哲學的全景圖。它不僅能夠讓讀者領略到海德格爾哲學的魅力,還能夠啟發(fā)讀者對存在、時間、藝術、語言和技術等重要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
《簡讀朱熹》一書匠心獨運,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多元立體的朱熹。本書在肯定朱熹理學宗師這一歷史定位的基礎上,濃墨重彩地介紹了他的經濟思想、教育思想、科技思想,以及朱熹思想在海外的傳播情況。內容詳贍,為了解和重新認識朱熹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斯溫伯恩為當代英國著名宗教哲學家,牛津大學教授,英國科學院院士。他自覺承擔起一個自然神學家的使命,用現代科學知識和邏輯實證主義的嚴密方法,論證基督教信仰的合理性。本書抽絲剝縷、嚴密而詳細地講述了斯溫伯恩關于基督教文化的解讀,比如上帝是全能的,但不能做邏輯上不可能的事情。
《簡讀韓非子》為讀者呈現了一位人所共知的韓非子,并結合其作品,介紹了其跌宕起伏的一生和主要的政治觀點。讀者將看到一位雖口訥難言,但才思敏銳,雖身在秦國,卻心系故土,周身上下充斥矛盾的韓國公子。蘊法術勢于一爐,昌君主駕馭制衡臣子之術。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嵇康,三國時著名玄學家、音樂家,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他為人剛腸疾惡、曠邁不群,崇尚老莊,追求個性自由解放,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本書結合嵇康生平,解讀其作品與思想,重點分析了嵇康最終遭構陷而死的原因、與山濤絕交的緣由等,既突出了嵇康形象的豐富性與立體感,又揭示了其思想的嬗變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