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將動物倫理基礎理論與中國問題相結(jié)合的研究,將歷史維度與理論維度相統(tǒng)一,即從社會理論、道德哲學以及應用規(guī)范三個方面推進研究,并最終從社會理論、道德哲學以及應用規(guī)范三個方面落實。在系統(tǒng)梳理東西方倫理價值觀念的基礎上,重新建構(gòu)的中國社會現(xiàn)代、新型動物倫理觀,是在古今中西多元維度下的成果,并具有權(quán)利與規(guī)范、義務與目的、公
《社會契約論》要做的工作是,通過建立一個健全的社會政治制度,幫助人們恢復自然良善(naturalgoodness)。那么,什么樣的社會政治制度才是健全的呢?這就要追問一個核心問題:正義與合法的政治秩序及其基礎是什么?《社會契約論》所有其他的問題均是從這里生發(fā)出來,并與之關聯(lián)在一起的。盡管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也花了大量
本書立足媒介學視角,開創(chuàng)性地審思老學。努力將《道德經(jīng)》中所涉及的門、路、樹、土、江、水、器、屋、言、名、禮、樂、人、鏡、依、衣、食、舟、車、玉等生活中的媒介,借鑒德布雷的媒介學方法,探討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媒介是如何形塑著我們的生活,勾連著我們的意義世界,從而建構(gòu)起社會、技術(媒介)、文化的媒介域,讓我們?nèi)缙渌缘厣钆c思
《傳習錄》由王陽明弟子所記,是王陽明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的結(jié)集,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觀點,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儒家哲學著作。上卷主要闡釋“知行合一”“心即理”等觀點,經(jīng)由王陽明親自審閱。中卷收集了王陽明親筆寫的書信,除了回答有關“知行合一”“格物”等問題之外,還講了王陽明心學的內(nèi)容、意義以及宗旨,另附有闡釋王陽明教育觀點的短
紹興古城內(nèi)有一座文化名山,因長滿蕺草得名,樹木繁盛,花草蔥郁,清幽典雅。晚明學術大家劉宗周長期講學于此,經(jīng)由他創(chuàng)設的學派稱為蕺山學派,他也被世人尊稱為蕺山先生。劉宗周生活在晚明時期,嵇文甫先生對此有一段精彩的論述:“那是一個動蕩時代,是一個斑駁陸離的過渡時代。照耀著這個時代的,不是一輪赫然當空的太陽,而是許多道光彩分披
本書以18世紀以來俄羅斯對中國哲學典籍的翻譯和研究成果為研究對象,進行傳播史的梳理與研究。主要追循俄羅斯?jié)h學發(fā)展史的脈絡,按照俄羅斯?jié)h學起源、發(fā)展、興盛的時間順序,以俄羅斯主要漢學家的學術成就為線索,在浩如煙海的俄羅斯?jié)h學家的研究文獻中,探究中國哲學典籍在俄羅斯的傳播軌跡。俄羅斯哲學典籍在俄羅斯的傳播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即
本書認為,中華傳統(tǒng)哲學本質(zhì)上是一種生活哲學,體現(xiàn)了存在論、意識論、價值論和方法論的高度統(tǒng)一,蘊含著極為豐富的生活智慧,“執(zhí)中致和”是其核心理念和方法論原則,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和靈活性。從解釋中國人的生命表現(xiàn)和核心價值訴求開始,本書深入闡明了中華民族對生活哲學的熱愛、探尋,總結(jié)了中國人的主體性特征,彰顯了中國人的時務意識。
全書共分6卷,卷一,世界之思,23篇。卷二,歷史之思,40篇。卷三,社會之思,23篇。卷四,文化之思,27篇。卷五,智慧之思,43篇。卷六,36篇。除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一些重要問題作了辨析,重申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立場等等之外,還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上對當前學術界和社會上的一些新問題新現(xiàn)象作出回應,如對中國傳統(tǒng)文
企鵝蘭登的“鎮(zhèn)社之寶”歷時20余年,全球狂銷400余萬冊!《偉大的思想》的傳奇故事始于2003年德國鄉(xiāng)村一個破落的小火車站。出版人西蒙·溫德爾注意到,在火車站的小賣店里,在棒棒糖和塑料玩具中間,夾著尼采和叔本華的德語短篇集。而當時的英語出版界,還不曾有一套囊括重要思想家杰作短篇的叢書,一年后,企鵝精挑細選,將一套“偉大
本書是伽達默爾著作集的第4卷,是作為“新近哲學II”子標題出現(xiàn)的,緊接第3卷“新近哲學I”,是第3卷的續(xù)篇。本書共收錄論文37篇,主要是作者在詮釋學研究過程中所撰寫的多篇小論文,這些小論文幾乎見證了作者自己在探究問題證據(jù)的整個過程。因此,這些小論文雖然篇幅不大,但是反映了作者關于哲學詮釋學的思想的形成過程,同時也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