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戴震年譜長編的結(jié)項成果,是對戴震生平、著述及相關(guān)史實材料的全面整理與研究,內(nèi)容包括戴震年譜正編上(1723-1753)、正編下(1754-1777)、附編(1778-1815)、戴震著述編年等。本書糾正了前賢諸種戴震年譜中的若干訛誤,旨在實事求是地還原戴震生平;以文獻為依據(jù),知人論世地考
本書所收皆為作者多年來發(fā)表的以萊布尼茨與中國為主題的論文,包括萊布尼茨與中國關(guān)系的詳細年表,萊布尼茨編著《中國近事》的內(nèi)容梳理與闡釋,萊布尼茨與當時來華傳教士在通信中所探討的關(guān)于中國哲學、文化、語言和信仰等問題的解讀,特別是萊布尼茨時代儒學在歐洲的傳播情況等,都是海外漢學興起之前的歷史畫面。全書所展示的史料、思想和跨文
“無論怎么努力都做不好”“運氣怎么這么差”。想必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當下,焦慮度日的人在激增。然而也有另一群人,即使面臨環(huán)境的壓力,也能處理好人際關(guān)系、金錢、工作、戀愛等問題,讓生活充實而順利。出現(xiàn)這種差異的最根本原因便是思維方式的不同。因此,適當轉(zhuǎn)變視角,一切就可能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本書寫給正處于焦慮與負面情緒
本書集合了一流思想史家對現(xiàn)代歐洲思想史研究的反思性討論,前瞻性地指明未來思想史的發(fā)展方向。本書收錄了14篇論文,涉及20世紀主要的思想史流派(觀念史、語境主義、概念史等),思想史與社會理論、文化史、科學史、學科史等領(lǐng)域的關(guān)系,以及為前幾代思想史家所忽視的主題,如心理和自我、國際和全球、性別、學科交叉。
如果你經(jīng)常感覺不快樂, 如果你對生活感到疲憊和厭倦, 如果你時常內(nèi)心焦躁靜不下來, 不妨讀一讀曾仕強教授的這本書。 一切皆逃不過因果,因果又衍生為緣。 為什么你與她錯過?為什么你會結(jié)識他? 為什么你會成為現(xiàn)在的你?為什么你會與我有交集? 這都是因緣際會使然,種善因得善果,人生際遇無非是緣起緣滅。 如何把握良緣美眷,如
快到DDL(截止日期)了,工作卻拖拖拉拉……本來想學習的,結(jié)果卻去刷視頻摸魚了……剛剛還覺得干勁十足,但只認真工作了5分鐘,就又去上網(wǎng)沖浪了……你有過這樣的煩惱嗎?你是否已經(jīng)放棄改變,認定自己根本就無法專注了呢?實際上,人類普遍為無法專
這是E.M.齊奧朗寫于名作《解體概要》之后的第二部法語作品, 也是他自稱在法國流傳最廣、最貼近自我的作品,以其碎片化的寫作,奠定了齊奧朗風格。 精妙、簡練而強烈,《苦論》擁抱碎片 沒有一個思想家像他這樣激烈地揭示自己。 本書分為十個章節(jié)語言、孤獨、宗教、歷史和音樂是縈繞的主題。 在這些痛苦的嚎叫中,有一種狂躁的幽默;他
你知道嗎?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靠延長工作時間就能取得成功的時代了?萍嫉陌l(fā)展,產(chǎn)業(yè)的細化和員工能力的不斷優(yōu)化,造就了現(xiàn)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想在這個時代獲得期望的成果,通曉所有行業(yè)、職業(yè)的思考的思考模型是必須的,這是需要腦力的智力競賽,也可以說,這是一場以目的為起點的思考游戲。 日本德勤咨詢高級經(jīng)理望月安迪,告訴你當今時代成功的
人生到了一定階段,人難免要問:人生的意義何在?托馬斯·莫里斯從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的《思想錄》中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在莫里斯充滿機智和激情的闡釋中,我們仿佛聽到了帕斯卡爾從遠處傳來的誠摯呼喚。
《理性時代》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耶穌和他的歷史、基督神學和真正的神學、《圣經(jīng)》的屬性、論基督教義對教育的影響以及改革建議、基督教義和自然神論的宗教教義之比較等;第二部分通過《舊約》與《新約》對《圣經(jīng)》提出了文本上的質(zhì)疑。潘恩所倡導的理性恰恰是人類社會稀缺的資源,不論過去、今天還是未來都需要人們警醒。正如潘恩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