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道家思想的開創(chuàng)者,其所著《老子》(又名《道德經》)一書對后世的影響既深且遠,可與儒家思想比肩。老子所謂的“道”是指“真實”而言,亦即要將人生依托在永恒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的言行方式。他在儒家之外另外開辟了一條更為寬廣的路!陡蹬鍢s譯解老子》中傅佩榮教授根據自己研習中西哲學四十余年的心得,譯解《老
書稿《哲學的語言》是西北師范大學哲學學院“中和論道”系列講座講稿結成的第八本文集,一共含括8次講座的內容。包括的主題主要有:內時間意識結構分析、柏拉圖《會飲篇》釋義、儒家祭禮的意義生成、《春秋》與中國孝道傳統(tǒng)、語言哲學視角下的漢字與漢語世界的關系、現象學關于內時間意識的學說、事實科學和本質科學的現象學分析、以中國山水畫
本書包含312統(tǒng)考最近12年真題,真題按照年份分冊裝訂,方便考生攜帶做題。本書深入研究了歷屆心理學考研真題的出題規(guī)律,并將重點習題進行詳盡解析,理清關系,便于考生掌握每一道題的解題思路。通過對真題的大量練手,考生可練習做真題的題感,熟悉真題的分析思路,以及總結同類題目的解題技巧。同時,考生可利用此書進行模擬實戰(zhàn),形成自
作為“現代新儒家集大成者”,牟宗三曾自謂六十余年只做一件事:反省中國文化生命,在牟宗三著作中,也多見一中心觀念,即“提高人的歷史文化意識,點醒人的真實生命”。本著作將論證“生命的學間”是牟宗三思想的核心線索并從“生命的學問”之創(chuàng)設背景、建構路徑、內容展開、圓融圓成、定位評價等方面對其進行系統(tǒng)研究。上述研究不僅能有助于人
《晏子春秋》是我國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部典籍,主要記錄春秋末期齊國賢相晏嬰的言論事跡!丁搓套哟呵铩邓枷胝撐觥芬粫谠敿毷崂怼蛾套哟呵铩废嚓P文獻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思想史研究的多重方法,對晏嬰及其家族的仕宦經歷、晏嬰與他人之間的復雜關系、《晏子春秋》的文獻性質、劉向與《晏子春秋》成書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精微獨到的考辨;細致周全
《華夏古圣先賢修身理政百題》是《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專家文庫》叢書之一,收錄了先秦兩漢至唐宋元明清時期古圣先賢鞭辟入里、警憒覺聾、修身正心的名言警句,以這些妙言要道為題引,精選了古圣先賢的近百條教誨,并做了簡要的注釋和緊扣主題的解讀,深入闡發(fā)了“修身”這一主題,使讀者切實感受到“修身”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有據可依的。本書
本書是根據不同崗位、不同職業(yè)有多年工作經驗的業(yè)內人士的親身經歷,整理而成的從業(yè)人員所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知識。旨在指導職業(yè)教育學校學生在進行專業(yè)知識學習的同時,提升自身職業(yè)素養(yǎng),為以后進入社會打好基礎。本書包括10章,分別介紹了職業(yè)態(tài)度、習慣的養(yǎng)成、贏在溝通、勝在執(zhí)行、細節(jié)決定成敗、團隊超過一切、不斷創(chuàng)新、堅守職業(yè)道德、
“工匠精神”是一種普遍的職業(yè)精神,其本質上就是職業(yè)意識的覺醒和升華。而要獲得這種職業(yè)意識的覺醒與升華,我們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培育“工匠精神”就是要讓我們在文化的傳承中獲得技能之外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精神,樹立職業(yè)的敬畏感,秉持職業(yè)的操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恪守職業(yè)道德,強調在精益求精、確保品質的前提下做好手中的工作。職
邵以正是明代道教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也是明初凈明“中興”的關鍵人物。學界對邵以正的研究不多,且多在研究趙宜真、劉淵然之時有所旁及,更鮮有專論邵以正思想者。本書即從人物及道派思想史的角度切入,對邵以正的生平履歷、刊行的著述、《正統(tǒng)道藏》纂修及其主要思想進行了全面考證,不僅對元季明初趙宜真、劉淵然、邵以正-系進行凈明道統(tǒng)重
道教發(fā)展到宋代,其宇宙觀、生命觀和救度觀都發(fā)展到了一定階段。本書以宋代道教煉度為研究對象,對道教煉度的歷史淵源、形成與發(fā)展,及其在宋代的類型與特點做了梳理,探究其與早期道教及唐宋內丹道的聯系,比較其與佛教施食的異同,揭示其蘊含的宇宙觀、生命觀、救度觀以及懺罪意識等,以探討其對道教發(fā)展的影響。本書作者治學態(tài)度嚴謹,所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