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卡岡教授是蘇聯(lián)著名美學家,本書是作者頗具影響力的著作《美學史講義》之第四卷。本書論述了馬克思主義美學產生、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以及蘇聯(lián)、東歐、歐美各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的現(xiàn)狀。本書對從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在德國產生,到20世紀70年代本書問世前夕,馬克思主義美學思想的全部發(fā)展過程作了概括的分析與介紹
李零先生曾說: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個出身卑賤卻以古代貴族(君子)為立身標準的人!<論語>的真相》是賈志剛老師在前人解析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的一套歷史讀物。他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原有的篇章重新分類,在上篇中羅列出孔子關于為人處世的貴族精神18條,總結出孔子的自省、知恥、自尊自愛、包容和敬畏、堅持與變通。
《中國哲學簡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馮友蘭受聘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期間,最初為中國哲學史課程講稿。在20多萬字的篇幅里,馮友蘭先生以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主要哲學家及主要流派的變遷和發(fā)展為主線,簡要梳理了中國哲學的發(fā)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并融入了對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理解。是迄今為止西方人
《新編邏輯與寫作》編寫框架由導論、上編、中編、下編四部分組成。導論部分對于相關概念進行界定,全面介紹常見的思維形式。上編“形式邏輯基本要素在寫作中的應用”縱向介紹概念、命題、推理三大形式邏輯基本要素的知識脈絡,在此基礎上,對這些要素在寫作中的應用進行分析。中編“非形式邏輯基本要素在寫作中的應用”,主要結合論證,解釋非演
本書是一本引進版的通俗哲學書,可納入哲學與生活叢書。 該書主要講述人類“認知”的歷史,作者對從古希臘到20世紀的西方文明有精彩的宏觀概述,對西方哲學思想和實踐的變遷做了充分論述。全書還探討了人類的世界觀、方法論、科學方法等的演變及其動因,也觸及了許多現(xiàn)代人面對的社會問題,對幫助國內讀者認知人類的知識發(fā)展史有很大的啟發(fā)作
本書提出了行為倫理學作為一個獨立學科領域,其研究對象是人之善性與善行的關系,并以促進知行合一為研究目標。本書采用情境實驗方法,通過15個實驗和2個跨實驗元分析,探究了人們的道德判斷(善性)與道德行為選擇(善行)之間的差異,并系統(tǒng)檢驗了認知失調行動模型對這種差異的解釋,從而為行為倫理學提供了基本理論解釋框架。研究證據表明
《第歐根尼》(季刊)創(chuàng)辦于1952年,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會刊,由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贊助并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下出版!兜跉W根尼》刊登國際哲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各領域學術論文,在世界范圍具有廣泛的學術影響。該刊的撰稿者多為國際知名學者,論文前沿性較強;以問題為導向,基本上每期均圍繞哲學與人文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受到抑郁情緒的困擾,直接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狀態(tài),已經成為家長們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本書為家長提供了一套應對青少年抑郁的家庭行動方案。作者從“準備應對挑戰(zhàn)”“父母的自我提升”“孩子的狀態(tài)調整”及“防止孩子抑郁復發(fā)”四個方面,引導家長運用書中的15個親子互動練習,幫助孩子逐步調整情緒、轉變想法、改變
本書以人的發(fā)展階段為主線,涵蓋個體畢生發(fā)展的整個過程,并詳細敘述了各時期人的生理發(fā)展、認知發(fā)展、社會性和人格發(fā)展。每章都以相應階段人物的故事為開端,讓讀者身臨其境,引發(fā)對人生的思考?梢哉f,這是一本大眾心理學書,幫助讀者從容地應對生命的挑戰(zhàn)及更好地完成各階段的任務,學會將書中內容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做一個積極樂觀的生活
這是一本幫助家長了解抑郁青少年心理和行為,并對其進行科學引導的實用手冊。哈佛大學醫(yī)學院臨床心理學博士后、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楊意將依據臨床心理學與發(fā)展心理學,結合臨床案例和生活事例,通過對青少年心理過程的細膩分析,解答家長對抑郁的各種困惑,幫助家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家長不相信孩子抑郁了,以為孩子只是壓力大,有點不開心